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714)

作者:春又至夏 阅读记录

待张润德离开以后,严嵩又看向不远处的严世蕃,转而吩咐道:“时候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刚才交代给你的事情,一定要尽快落实,明白吗?”

“是,父亲,您早点休息!”

严世蕃听闻此话,当即神色一凛,向严嵩拱了拱手后,便迈步离开。

很快,书房内,就只剩下了严嵩一个人,只见其收回目光,叹了一口气,呢喃自语道:“唉,希望这件事情尽量不要牵扯到胡宗宪的身上来吧!”

……

接下来的几天,朝野上下一片平静,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徐阶很快便反应过来,是督察院那边出了问题,有人将弹劾马宁远的奏疏,压了下去。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徐阶并没有气馁,而是命人加大了力度,一时间,弹劾马宁远的奏疏,如雪花般纷至沓来,几乎快要堆满了整个督察院。

除此之外,徐阶还派人在京城,以及国子监内散播流言,并大肆煽动那些国子监的学生。

督察院内,海瑞在从下属的口中得知,弹劾马宁远的奏疏越来越多的这一消息后,脸上浮现出了然之色。

海瑞之所以将与马宁远有关的弹劾奏疏压下,便是因为,他想要看看,究竟是出于偶然,还是有人想要借着这桩案子,来搅动风云。

而现在看来,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朝中有人,想要借着这桩案子来搅动风云!

尽管目前海瑞还不清楚,幕后之人究竟是抱着何种目的,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整件事情,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单纯地替老百姓讨回公道!

另一边,内阁。

时间在来到八月下旬以后,原本那无比酷热的天气也有所收敛,众人仍旧和往常一样,处理着由胥吏送来的奏疏。

只见徐阶将手上那封处理完毕的奏疏,放至一旁,看向一旁的严嵩,率先挑起了话题。

“话说严阁老,您有没有听说,近些日子,在京城以及国子监内,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

严嵩听闻徐阶此话,将手上的毛笔放回原位,脸上满是好奇的神色,只见其看向徐阶所在的方向,缓缓道。

“哦,愿闻其详?”

徐阶将严嵩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笑了笑,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据说是督察院那边,将替老百姓讨回公道的弹劾奏疏,给压了下来,眼下,可是群情激奋呐!”

严嵩听闻此话,在沉吟片刻后,将目光从徐阶的身上收回,笑着开口道。

“哦,替老百姓讨回公道,我看不见得吧?”

“有些人啊,总是喜欢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其实自始至终,在他的心里,从来没有过老百姓,有的只有自己的一己私利罢了!”

待严嵩的话音落下,只见徐阶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应声道:“严阁老此言差矣,有道是君子论迹不论心,无论如何,人家至少是真心实意地付出了行动,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强,你说对吧?”

“是啊,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强!”

第六百四十八章 有些人就借着此事,来诽谤朝廷!

正当严嵩和徐阶就目前京城内,愈发汹涌的舆论,展开讨论之际,只听从内阁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不多时,只见一名神色紧张的胥吏,快步进入了内阁。

那名胥吏在进入内阁以后,便下意识地看向严嵩和徐阶所在的方向,低下头,恭敬禀报道。

“禀阁老,大事不好了,外面有言官嚷嚷着,要面见陛下!”

“什么!”

严嵩听闻此话,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惊骇之色,猛地坐直了身体。

而一旁的徐阶,则是一副对此早有预料的模样,余下的众人,还沉浸于这一爆炸性的消息中,迟迟未曾缓过神来。

毕竟,众人对不久前,发生在紫禁城正阳门附近的那场斗殴,仍旧记忆犹新。

“要是让这群言官打扰到陛下的清修,后果不堪设想!”

严嵩如此想着,猛地回过神来,此时他也顾不得其他,只见其看向那名胥吏,沉声吩咐道。

“无论如何也要拦住他们,哪怕是调动禁军,也在所不惜,明白了吗?”

“是,严阁老!”

那名胥吏在应声后,没有丝毫犹豫,很快便迈步离开。

待那名胥吏离开内阁以后,只见严嵩无力地瘫坐回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

此时,内阁的气氛,也变得压抑了起来。

随后,只见高拱小心翼翼地看向严嵩所在的方向,出言询问道。

“严……严阁老,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万一到时候……”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总之,得先弄明白,那群言官为什么嚷嚷着要面见陛下!”

严嵩闻言,瞥了高拱一眼,不紧不慢地给出了回应。

其实对于那群言官的诉求,严嵩也能够大致猜到一二。

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弹劾马宁远的奏疏,被督察院那边压下来一事,目前已经在京城内闹得沸沸扬扬。

整件事,甚至已经有牵扯到胡宗宪身上的趋势!

有流言说,是因为督察院那边的官员,畏惧胡宗宪的权势,这才迟迟不敢处理此事,将弹劾奏疏,留中不发。

在严嵩看来,那群言官,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无非是为了扬名,为自己立一个为民请命的人设。

随后,只见严嵩将内心纷乱的思绪尽数压下,不动声色地瞥了徐阶一眼,暗自道:“哼,整件事情多半是你徐阶在背后挑唆!”

……

言官们闹出来的动静,自然逃不过嘉靖的眼睛。

此刻,乾清宫内。

吕芳正毕恭毕敬地立在嘉靖身旁,向他叙述着自己得到的消息。

嘉靖闻言,挑了挑眉,看向一旁的吕芳,向其确认道:“吕芳,你是说那群言官,主要是为了最近一段时间,在京城内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件事?”

吕芳闻言,当即不假思索地给出了回应。

“是的,陛下,不知为何,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弹劾杭州知府马宁远的奏疏,被督察院那边压下来的这一流言,在京城内传得沸沸扬扬!”

“甚至还有人说,是因为督察院的官员,畏惧胡宗宪的权势,这才迟迟不敢处理此事,毕竟,马宁远是胡宗宪的学生!”

嘉靖在从吕芳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脸上的表情骤然冷了下来,随后,只见其猛地一拍桌子,沉声道。

“这群混账东西!”

吕芳眼见嘉靖发怒,当即‘扑通’一声跪伏于地,小心翼翼地出言劝慰道。

“还请陛下息怒,不要因为此事气坏了身子!”

“吕芳,你亲自去一趟内阁那边,把严嵩他们给朕叫过来,朕有话要问他们几个。”

随后,只见嘉靖话锋一转,将目光从吕芳的身上收回,出言吩咐道。

“遵命,陛下,奴婢这就前去!”

吕芳听闻嘉靖此话,当即神色一凛,沉声应道。

在这之后,吕芳并未在乾清宫内,停留太久,其在向嘉靖躬身行礼后,便离开了乾清宫,向着内阁所在的方向行进。

……

此刻,内阁之中。

在先前那名胥吏离开内阁后不久,严嵩等人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到了那群言官的诉求。

“哼,事情果然和我先前预料的一样,真是一群欺世盗名之辈!”

严嵩如此想着,脸上浮现出了然之色。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胥吏快步走了进来,面向众人,恭敬禀报道。

“禀阁老,吕公公在外求见!”

严嵩等人在从胥吏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脸上并未浮现出太多的意外之色。

毕竟言官们闹出来的动静,可是不小,此番陛下召众人前去,应该是询问这背后的缘由。

“严嵩,等着吧,你的末日很快就要临近了,我倒要看看,你接下来该如何迈过这道坎!”

上一篇:大明嫡长子 下一篇:濒危鲛人失忆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