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855)

作者:春又至夏 阅读记录

徐阶觉得,他发现了海瑞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时,他也暗自松了一口气,并用这世上并不存在,完全不通人情的人来当做借口,用以安慰自己。

在徐阶看来,哪怕是如此大公无私、以清廉著称的海瑞,也会因为感念昔日郑泌昌的恩情,行此包庇之举。

这样一对比,自己平日里对族里的那些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说得过去了。

徐阶并不打算揭发此事,他准备将这件事情,当做底牌,在合适的时候打出。

……

京城,严府。

当日,在下值以后,严嵩、严世蕃父子便乘坐轿子,径直返回了严府。

待轿子停稳以后,只见严世蕃上前,小心翼翼地将严嵩从轿子里搀扶下来。

“父亲,您慢点!”

“嗯。”

在严世蕃的搀扶下,父子二人就这么回到了书房,一路上,严嵩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在将严嵩送至书房以后,严世蕃便打算告辞离去,谁知,却被严嵩出言叫住。

“等等,我有事情要问你!”

“是,父亲!”

严世蕃听闻严嵩此话,只得顿住脚步,转过身来,恭敬应声道。

在沉吟片刻后,只见严嵩紧皱眉头,看向严世蕃所在的方向,出言询问道:“严世蕃,你有没有觉得,这件事情有点太过于顺利了?”

严世蕃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严嵩所指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因此,不由得怔楞了片刻。

旋即,只见严世蕃抬起头来,看向严嵩所在的方向,试探性地询问道:“敢问父亲指的是哪件事?”

严嵩闻言,瞥了严世蕃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当然是指郑泌昌、何茂才的那件事了,距离督察院那边收到弹劾奏疏,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怎么朝野上下一点风声都没有?”

严嵩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继续道:“你难道不觉得这背后有些蹊跷吗?”

严世蕃闻言,在思衬片刻后,摆了摆手,满不在乎地回应道:“父亲,您先前不是已经派人打过招呼了吗,要知道,您可是内阁首辅,谁敢驳您面子,孩儿觉得……”

严世蕃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严嵩冷冷打断了:“严世蕃,你这个蠢货,动动你的脑子好好想想,以往的时候,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吗?”

“更何况,这件事背后,还有徐阶在推波助澜,你觉得这些弹劾奏疏,能够被这样悄无声息的压下来吗?”

在听完严嵩的解释后,严世蕃也是逐渐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只见其低下头,呢喃自语道。

“父亲说得没错,像这样的情况,以往从来没有发生过,除非是督察院那边的人,不然的话,任谁也不可能悄无声息地,将那么多的弹劾奏疏给压下来!”

在这之后,只见严世蕃看向严嵩所在的方向,鼓起勇气,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父亲,您说会不会是督察院那边,有人在帮咱们?”

严嵩听闻此话,在思衬许久后,摇了摇头,不紧不慢地开口道:“不,不对,咱们在督察院那边,可没有多少人脉!”

“况且,朝中有能力将这些弹劾奏疏压下来的人,也只有那么几个,我可不记得咱们手底下,有这号人。”

在听完严嵩的分析后,严世蕃的脸上顿时浮现出苦恼之色。

正如严嵩方才所言,他们手底下,可没有多少督察院那边的人脉,更别提,能够将这些弹劾奏疏,悄无声息压下来的人了。

时间就这么缓缓流逝,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严世蕃仿佛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一脸激动地看向严嵩所在的方向,沉声道:“父亲,孩儿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严嵩将严世蕃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连忙出言追问道:“快说,到底是什么事?”

待严嵩的话音落下,严世蕃脑海中组织好语言后,方才鼓起勇气,小心翼翼道:“父亲,您记得海瑞这个人吗?”

严嵩听闻严世蕃此话,脸上满是诧异之色。

随后,只见其看向严世蕃所在的方向,下意识地开口道:“严世蕃,你的意思是,是海瑞在背后帮咱们?”

在察觉到严嵩那满是审视的目光后,严世蕃只感觉心头一慌。

随后,只见严世蕃平复好心情,有条不紊地向严嵩叙述起了自己的想法。

“父亲,您有所不知,这个海瑞在来京城任职前,曾经在浙江任淳安县县令一职!”

“在任期间,郑泌昌身为海瑞的顶头上司,对海瑞颇为照顾,海瑞或许是因为感念郑泌昌的恩情,这才出手相助的。”

“另外,父亲,您可别忘了,先前胡宗宪不是说会出手帮忙的吗,会不会是胡宗宪说服了海瑞,这才……”

严嵩在听完严世蕃的猜测后,沉吟了片刻,旋即,只见其回过神来,缓缓道:“嗯,有这种可能,毕竟,在这之前,汝贞可是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跟海瑞也算是有那么一份香火情在!”

“由他亲自出面斡旋,应该没什么问题!”

在这之后,只见严嵩将目光从严世蕃的身上收回,不住感慨道:“近来浙江那边,还真是不安分啊!”

……

一旁的严世蕃听闻严嵩此话,在思衬许久后,皱了皱眉,压低声音道:“父亲,您有没有觉得,自从赵贞吉上任浙江以后,各种各样的事情就层出不穷?”

严世蕃说完,不等严嵩给出回应,又继续道。

“父亲,您看,自从赵贞吉上任浙江以后,先是低价收购生丝一事,再然后,就是赵贞吉先斩后奏,亲自带兵围了织造局,而眼下又闹出了郑泌昌、何茂才这档子事!”

“这件事情最为反常的便是,郑泌昌、何茂才是因为不愿意收袁家的银子,出手相助,这才遭到弹劾的。”

严世蕃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看向严嵩所在的方向,继续补充道。

“父亲,郑泌昌、何茂才是孩儿的下属,他们的脾气秉性,孩儿再清楚不过了,据孩儿对他们的了解,这世上就没有他们两个不敢收的银子!”

严嵩在听完严世蕃的这一番叙述后,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随后,只见严嵩用一只手支撑起下巴,在思衬片刻后,给出了回应。

“按照时间来推算,袁家小少爷袁魁犯案的那段时间,正值朝廷三年一度的大计,他们会有所顾忌,也是理所当然的!”

“况且,别忘了,赵贞吉可是督察院监察御史出身,他们两个,可不敢在赵贞吉的面前耍什么花样!”

在听完严嵩的这一番解释后,只见严世蕃的脸上浮现出犹疑之色,怯懦道:“可是父亲,孩儿总觉得这件事情不对劲,按理来说,这送上门来的银子,哪有不收的道理!”

“况且,无非只是帮一个小忙罢了,何茂才身为浙江按察使,像这种小事,他只要打个招呼就能够办到,可为什么……”

严嵩将严世蕃的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摆了摆手,出言吩咐道:“嗯,说得有道理,你先下去吧,让我好好想想!”

“是,父亲,孩儿这就告退!”

严世蕃听闻严嵩此话,未作丝毫犹豫,在向严嵩躬身行礼后,旋即迈步离开了书房。

……

在严世蕃离开书房以后,只见严嵩颤颤巍巍地从座椅上起身,来到一旁的书架上,将那本已经被他翻看了无数遍的《春秋》取下。

做完这些以后,只见严嵩重新坐回到书案后,将书翻开,分外专注地浏览了起来。

时间就这么缓缓流逝,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只见严嵩回过神来,将面前的书籍合上,百无聊赖地躺倒在胡床上,无声自语道。

“嗯,严世蕃刚才说得没错,事出反常必有妖,为什么郑泌昌、何茂才宁愿冒着风险,也不愿意收袁家的银子,出手相助呢?”

“纵使这桩案子民怨沸腾又如何,对于何茂才这位主管一省刑名的按察使来说,只要他想,轻而易举就能够将这桩案子摆平!”

上一篇:大明嫡长子 下一篇:濒危鲛人失忆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