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一道(54)

作者:浮玉山前 阅读记录

男女不同席,可那人身姿劲瘦颀长,在一众油头肥耳的官员中颇显出众。上辈子她潦草下嫁,婚后在宅院里待着,自然没再见过他。

重活一辈子,仍旧上不了沙场,做不了官,所幸能选郎婿搭伙过日子。比上辈子只能下嫁要好得多。

秀云瞧见她又怔着,犹豫了半晌才开口:“娘子今日怎么了?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难不成是落水的事在心里成结了?”

易灵愫摇摇头,鬓间簪子微晃。“醒来太乏了,过会儿就能好。”她回想着落水前的事,对秀云来说是两日,对她来讲却恍如隔世。

屋里凉快,易灵愫脱去尖头履,支手躺在床榻上,问了秀云一些事。

还是老样子。姨娘进家门后,院里不得安生,整日鸡犬不宁。

“果真是岑乏。”易灵愫掂着一把团扇掩面,眼眯着,隐有睡意,“歇会儿罢,有什么事再叫我。”

秀云说是,伺候易灵愫歇息。往前小娘子可没午睡的习惯,大抵是身子倦得紧罢。

*

张氏的屋里有冰盆摆着,雕花窗子用梨木杆子撑了半扇,凉快清爽。易发觉着这处当真是好,躺在张氏怀里,稍作歇息。

张氏任由易发靠着胸脯,心里有千万句埋怨,但瞧见易发满目愁容,生怕说错话惹人恼,只是有一下没一下地在他身边扇着凉风,一面附和着易发的牢骚话。

“蔡家和褚家,实在是难以选择啊。褚兄与我有恩,岑长史也发展得正好,蔡家也是崛起的新秀。可我……”易发话头止住,这些官场上的话平日里他都跟王氏说,王氏虽不懂,毕竟是一家人,不会往外传。

妾室就不一样了。今日一急,这才破了例。

张氏笑笑,姣好面容顿时绽开了花,恍惚之间散发着香气,迷了易发的心。

“如今我是御史中丞,”易发开口,“御史台的台长,听起来好,实则各种繁文缛节都要时刻谨记遵守。看着威风,实则容易得罪人不说,还常常吃力不讨好,家里讨不到半分油水。”

易发把真心话说了出来,他原先是开封府的判官,后来莫名升到了御史台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张氏不懂皇家的官位名儿,打心眼里觉着台长威风,只是开口还是说着另一番宽慰话。

“既然如此,那就尽力任别处的官罢。我看那什么枢密院啊,国子监啊,都有相公撑台。他们能去,成郎也能去。”张氏天花乱坠地哄着,叫易发一时不知天地伦理是何物。

易发沉吟,“这么多年,你肚里也没出个孩子。等二姐这婚事过去了,我再好好陪你。”

张氏听了自是感动,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抹胸也往下坠了几分,露出白嫩的肉来。

“不是时候。”易发又把那抹胸往上提了提,“我来你这儿,是为了等蔡学士登门拜访。这会儿人都快到了。你先拾捯下,显得体面。”

两家相会的场合,妾室都会避嫌,正妻跟在家主身边待客。不过易发一向宠爱张氏,何况蔡学士信上特意说想看看全家人,日后不怕脸生。

易发清楚他的心思,无非是想多看看易灵愫而已。

“叫个人,去二姐那屋里给她说声,酉时前到前堂屋去。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多好。”

也不知易发话里哪个字惹了张氏,她应声说是,话里酸味溢满:“行啊,我叫小帘去。”

小帘是张氏屋里的贴身女使,一听自家娘子发话,赶紧说好,转身出去。

*

日头毒辣,秀云搬过一把藤椅,躺在廊下打盹。竹帘档下大半日光,从竹扇里窜出来的日影斜打在椅脚边,照着垂地的杏黄三涧裙。

秀云听见碎碎的脚步声,眼睫一颤,忙起身迎接。来人竟是姨娘屋里一贯嚣张跋扈的帘姐儿。

“家主吩咐,酉时蔡学士来府上做客,叫娘子收拾收拾,尽早到前堂等人。”

大房二房从上到下都是相看两相厌,帘姐儿对着秀云胡乱嚷了一通,也不多做交代,随即离去。

眼下遭罪的是屋里才睡熟的易灵愫,被秀云轻声唤醒。

“他今晚就来?”易灵愫揉着酸涩的眼,问道。久久听不到回话,定睛一看,原来是秀云看得痴了。

“莫不是沉醉在我身上了?”易灵愫笑着打趣,说了句诨话,不曾想秀云点了点头,毫不掩饰情绪。

过会儿回过神来,秀云忙捂着通红的脸说逾越。

美人卧榻,衣襟凌乱,藕臂轻轻晃动,任谁叫了这幅场景,都要痴上几分。

易灵愫轻笑一声,却在想今晚做何装扮。上辈子出嫁后生活不顺意,无心打扮,常穿粗布麻衣,灰头土脸都是常态。

如今坐在梳妆台前,铜镜里是一张不染烟尘俗事的脸,易灵愫感慨万千。

“娘子平日里都不爱这紫色衣裳,今日却挑了远山紫的内衫、木槿紫混藤紫的褙子,当真是一日有一日的偏好。”秀云心里不解,手上还是拿起篦子,长簪,挑着合适的冠梳,耳坠,搭配这紫色衣裳。

易灵愫闻言,低头打量着这身衣裳。她早不是原先天真无邪的小娘子了,哪会在穿搭上费神。

衣裳样式深得她心,褙子对襟处镶着一排小珍珠,立领处金线缠绕。两袖绣的是开得正盛的紫藤花。这件衣裳,是先前过生辰时,易灵愫特意叫人做的。不过是图个新鲜,衣裳做好后,新鲜劲一过,她便再没穿过。

今日是新生,自然得用新衣裳来配。

点绛唇,绘弯眉,秀云一番动作行云流水,半刻便给易灵愫装扮了好。

“爹爹方才应是给蔡学士递过信了,就是不知褚家那边……”易灵愫绕着头上坠下来的珍珠串,轻声问道。

秀云说不知,“方才姨娘屋里的帘姐儿来了,只是说叫娘子去前堂见人,褚家的事半句未提。”

“姨娘屋里的人来我这儿?”易灵愫有些疑惑,不过再一想,约莫是爹爹歇在了姨娘屋里。

“姨娘一向把我和慕哥儿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若不是爹爹劝和几句,这两屋之间半年都不会有任何来往。”易灵愫说罢又问了句时辰,见快到点了,忙起身去前堂。

蔡家学士,人人口中手腕强硬,端方俊俏的君子,易府里没人不想窥见他的半分相貌。

她也想瞧瞧这能救他于水火之中的郎婿,到底是何狠戾模样。

*

易家人重视这次的来客,人人都换上了新衣。子女先来,易家人丁也不兴盛,只有慕哥儿和易灵愫两人彼此相望。

慕哥儿是个顽皮性子,上学上得早,功课不好好读,一心想着和貌美的小娘子多说几句话。

学堂里老先生看管不住,常常气出一身病。见易家金锭子给得实诚,才低声下气地求他学习。

慕哥儿平日里爱黏着易灵愫,今日也不例外,拿着拨浪鼓往易灵愫手里塞,人也往她身边凑。

二人正玩乐时,易发携着王氏张氏赶来。

慕哥儿见爹爹一来,立即收起笑脸,装做小大人模样,同易灵愫一起行礼问安。

“既然人齐了,那就都去前院接人罢。”易发说道。

张氏不满,嘟囔几句。既然要去前院接人,为何还要走路到前堂来,岂不是白费功夫?

易发当做耳旁风,他见了慕哥儿这乖巧样子就心生欢喜,哪里还能把旁人放在眼里。

不过易灵愫这副明艳样子当真耀眼,大房二房眼尖,都能瞧出她的变化。

晌午见人还是一副虚弱模样,精心打扮后,人竟焕发出前所未有过的精气神。尤其是那双眼,野心就明晃晃地在里面装着呢。

王氏欣慰,张氏却鄙夷不堪,连带着这衣裳发饰都在心里骂了一遍。

*

岑夜晚间蝉鸣蛙叫,翠竹影照在墙上,随风一摇一摆动着。道上点着地灯,葳蕤暖黄。路上又有人提着琉璃灯,府里无暗处,走到其中也不怕失态。

上一篇:孕嫁 下一篇:他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