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13)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出去吃吧!厂子外面就有不少的小吃店,物美价廉!”陈瑞笑眯眯地打着广告。

秦月其实非常感恩能有小马哥和陈瑞这样的人在厂子里陪着她,否则她真是两眼一抹黑,恐怕连饭辙都找不着。

两个年轻的女孩儿,都穿着色彩鲜亮的大衣,走在一片深蓝色(厂服)的人流中,异常地扎眼,再加上她们两个都身材高挑相貌不俗,注意她们的人就更多了。秦月和陈瑞原本手挽着手不紧不慢地往厂区大门口晃,见此情形都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出了工厂大门也就一百多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小村落一样的一片平房。房子盖得相当地密。每间房子都不大,基本上全都在做生意,不是小饭店就是小卖店。秦月被陈瑞一路拉到了个卖快炒的地方。这家大厨很有意思,他把煤气灶和锅架到了店门口,现炒现卖。而且他只卖几道菜,所有的食材都已经加工好了用大盆装着放在炉灶旁边。来这里吃饭的人,到他老婆(就在他旁边管着钱匣子)那里点菜交钱,然后就排队等着。大厨的身后一个巨大的泡沫箱子里,装满了装好米饭的盒饭,每次他一两分钟就能把菜炒好,然后,从身后的泡沫箱子里捞出一个盒饭来,打开了把菜浇上去。秦月和陈瑞都点完菜交了钱排着队,长长的队伍移动得很快。没有人聊天,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厨飞快的动作,那速度简直是场表演秀。

两个女孩儿拿到了自己的盖浇饭,抱着进了大厨的饭店。饭店不大,也就二十来平米,摆满了桌子和凳子。每个桌子上都放着筷子筒,里面是慢慢的一次性筷子,门口不远处有一个一米高的垃圾桶,是让人把吃完的饭盒丢进去的地方。还不到四月份,春天才刚刚冒了个头,冬天还留了个尾巴。这样的天气里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的确是一种享受。两个女生都吃得不肯抬头。终于放下筷子的时候,两个人看着对方红扑扑的脸颊和油汪汪的嘴唇都忍不住笑出声来。秦月从兜里掏出面巾纸包,递给陈瑞,陈瑞从里面抽了一张出来先擦了擦额头,又开始擦嘴。两个人的唇膏都已经吃进了肚子里。

“我在国外的时候一直都惦记着大厨的锅包肉。今天总算又吃到了。”陈瑞心满意足地感叹道。

“的确做得很地道。”秦月点头赞成。

“是吧?”陈瑞的眼角眉梢透着得意,好像她喜欢的东西被别人接纳欣赏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

秦月被她的孩子气逗乐了,站起了身,“走吧,咱俩还有很多的事情得忙。”

回到合资办公室的时候,两个人都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翻到了记事本一栏,相视一笑,开始对上面的“To do list”。她俩要做的事情不少,可首先秦月需要确认的事,就是这些事情都需要花钱,那么这些钱谁来出?陈瑞告诉她说,合资公司的注册资金已经到位了,有什么消费的话,她俩先出,回头找会计报销就行。这就好办了。于是两个女生开始忙碌了起来。她们下午的时候先去了厂区附近的电子产品卖场,把所需要的电脑和有扫描与复印功能的打印机买了回来。买电脑之前,秦月给小马哥打了个电话。她需要跟对方确认的是,工厂里的设计人员都用什么牌子的电脑,基本的配置如何。因为他们项目组成员所使用的电脑必须具备能够兼容不同设计软件的功能。小马哥也是问了别人才打电话给秦月回复的,船厂设计人员用的设计软件是Auto Cad,老外则大多喜欢用Solid Works。卖电子产品的人既然把店面开在了一个船厂的附近,就必然已经熟知船厂用电脑通常需要的配置。听了她们的要求,很快挑好了电脑并给他们额外装上了几个软件,算是优惠。秦月挑选打印机的时候,陈瑞在旁边联系房厂长,问他要合资公司的抬头和税号,结果房厂长把会计的联系方式给了她,让她自己跟会计要。折腾了一通下来,总算拿到了可以报销的有效凭证。陈瑞抢着付了账,她嘟囔着说要多拿点儿信用卡的积分给她妈妈换一套进口厨具。秦月这才重新打量着这个小姑娘,觉得她着实不简单。其实她心里明白陈瑞付账的原因是因为她跟房厂长更熟,主动提起报销来不会觉得难为情。而秦月毕竟对工厂不熟,对这里的人员也不熟,所以如果需要一下子垫付这么多钱,恐怕还真的会打怵。秦月在心里给陈瑞的位置加了分量。她也不去争这一时,反正以后她们分头去忙的时候,为公司花钱的时候少不了。

店里派车把他们俩买的四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和她俩给送了回去。她俩又拆包装,连线路折腾了半个小时终于有电脑用了!可她们试着上网的时候才发现,这里的网速,嗯,比乌龟爬快不了多少。这样可不行。将来荷兰方面需要传送大量的图纸过来,如果网速太慢,宽带不宽,工作效率要受到很大的折损。她俩商量了一下就决定跟房厂长申请另外拉一条线过来。打电话的时候听领导交代,让她俩为两个月后就要进厂的荷兰项目经理Adam做好准备。因为这位项目经理至少要在临海市呆两年,所以他的妻子和一儿一女也都要跟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