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记事(19)

作者:我不是荷马 阅读记录

第九章 团契

秦月再见到威廉的时候,是在公司给他租的公寓里。虽然说好了是上门参加他们团契的复活节活动,但聚会的地方毕竟在私人公寓里,秦月还是按照西方的规矩买了束花捧了过去。

秦月到的时候,客厅里已经三三两两地散着不少人了,有国人有老外,年龄上也参差不齐。过来接待她的是威廉的妻子Catherine,她接过了秦月给她的花,便自来熟地说她听威廉提起过秦月,很高兴她今天能过来,然后指着屋里空着的那些椅子,让她随便坐。秦月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坐下后,悄悄地打量着这间不少于五十平米的客厅。这间客厅的装修跟中国家庭没有太大的差别,也是有电视啊沙发啊什么的。如果非要说不同的话,那就是它和厨房与餐厅都是开放式地连着的,中间没有门,这样一来屋子就显得格外地大。

坐下来的人有的在轻声交谈,有的则低着头安静地读圣经。秦月进门的时候发现威廉不在,四处扫了一眼,发现除了两个洗手间之外,三个明显是卧室的房门也都关着。威廉不可能请了客人自己却不过来,所以他或者临时出去了,马上就会回来,或者在紧闭着的那些门其中的一扇里面。秦月看着虽然尽量轻手轻脚,但却在厨房里忙着摆放水果、点心、饮料的Catherine,想起身过去帮忙。可看到大家都一副不动如山的样子,就知道这已经是常态了,毕竟这是来做礼拜,而不是真的来做客,所以决定随大流,也坐着没动。秦月看了一眼时间,离约好的时间还剩五分钟,摆着的座位基本上已经坐满了人,加上秦月一共十来个。正在这时,威廉从秦月的身后过来了,显然是从一个房间里刚出来的,他手里提了把吉他,一脸的严肃。

威廉坐下后,聚会就正式开始了。很显然威廉是组织者,他点到谁,谁就会发言。他先叫了一个人来祷告。于是那位被点到名的老外,闭上眼睛开始用英语祈祷。这一切的经历对秦月来说都是新鲜的。她并没有跟着众人闭上眼睛,而是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大家的表情和举止。耳边传来的祷告者对耶稣复活的感恩。秦月听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动。说实话,那祷告听起来还不如她当年听老头讲的西方文化时来得震撼。

祷告结束后,是敬拜。威廉带着大家一起唱了几首赞美诗,秦月只听出来了《奇异恩典》。每首歌结束的时候,威廉都会祷告上一两句,祷告的内容与他带的赞美诗相互呼应,很切题。秦月不会这些诗歌,眼看着大家很投入地歌唱和祷告,觉得自己像个看热闹的路人。

敬拜结束后,是讲道。讲道的是另外一个老外。从进屋之后,所有的人说的都是英语。秦月听着大段大段的英语,一时间竟觉得好像回到了大学的课堂。讲道的人准备的很用心,逻辑清晰,段落明了,情感充沛,很有煽动性。可遗憾的是,秦月听了也只在理性上觉得对方讲的还不错,在感情上却没什么共鸣。她觉得自己跟眼前所见所闻的一切隔着一层透明的膜,她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个局外人。秦月决定以后不会再来了。

聚会终于结束了,大家都放松了下来,开始聊天。这个时候,威廉才过来跟秦月打招呼并把她介绍给了大家。既然已经决定了以后都不会再过来了,秦月就只挂着笑脸应酬着,谁是谁的根本就没往心里去。她希望能赶紧出去请威廉两口子吃顿好的,还了人情债,就可以轻松地撤了。可没想到的是,Catherine已经准备好了自助餐,说,今天是复活节,所以请大家在家里吃顿饭。秦月暗暗地叹了口气,这可怎么办啊?她得到什么时候才能还了欠威廉的人情,不用再过来呀?没办法,现在要走的话太失礼,秦月还得继续忍下去。

餐桌上摆着几个托盘,里面分别装着切成小块插着牙签的三明治,沙拉、烤翅、甜品布朗尼和水果拼盘。食物旁放着大瓶饮料和一次性杯子。还有可以自取的盘子、刀叉和餐巾纸。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吃法,自然地排起了队,开始取餐具,夹东西吃。秦月从来都不会跟自己过不去。于是,她也跟着大家一起饱餐了一顿。吃完饭,秦月主动提出要帮女主人的忙收拾厨房,女主人连连摆手说不用,钟点工马上就到了,会清理好一切的。

不多时,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告别,秦月也起身跟威廉夫妇道谢,准备离开,却意外地受到了他俩的邀请,让她留下来好好聊聊,说,这是他们家的规矩,每个首次来参加聚会的朋友都会在聚会结束后被留下来深聊的。秦月听了哭笑不得,可出于礼貌还是留了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